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前言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也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以前都说“玉不琢,不成器”,这个“琢”也不是用什么“刀”都可以的。

相信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相信我们经常听到或者也经常说“你怎么就不听说话,这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都是好的意图,但是不能因为错误的方法而使好的意图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坏的作用。

试着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化,努力使自己的想法真正地回到孩子那个年龄,引导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而不是用成人想法去考虑。

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天上飞的一只鸟、地上的一个毛毛虫对他来说都是无比新奇。

蓬蓬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对蚂蚁非常有兴趣,有时候往那一蹲就好几分钟,边看边指着地上说“蚂蚁”,其他的话还不能表达。我试着跟他讲一些简单的蚂蚁的事,不管他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尽量不去打断他。(当时还有个想法,就是我可以站在那里完整地抽根烟,:))。这样可以锻炼专注,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